衛蘭翻唱過這首歌,但我更喜歡黎明版本,你聽聽看。
如果不是鄭爽的瓜來得這么突然,這篇文章應該早就寫出來了。
不過沒關系,好飯不怕晚,現在寫出來也不遲。(啊我好自戀。)
想寫這篇文章,是前段時間看到蔣雯麗談她的 20 多歲,也不是什么很沉重深刻的話題,我卻看得鼻酸。
蔣雯麗說她 20 多歲的時候過得一點都不快樂,因為既想了解這個世界,又想了解自己,可就是想不明白,隱約感覺有兩個自己在打架。
一個自己說,你應該這樣;另一個自己說,不對你應該那樣。她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確的,每天都過得好矛盾。
本來日子就過得夠煩了,再想到自己根本算不上 " 三十而立 ",當下只覺得日子過得失敗,自己混沌度日。
一下子,我就釋然了,那種釋然情緒通過眼淚表達出來,感覺輕松不少。
原來,不止我一人過得兵荒馬亂。
坦白講,我不是一個十分清醒透徹的人,雖然我寫了很多具有 " 指引性 " 的文章,但很多時候我都迷茫極了,真的被蔣雯麗說中,身體里有兩個自己在打架,撕裂著、焦灼著。
每天就這么在各種形態中跑來跑去,最后累到癱倒,覺得自己有點 " 四不像 ",也不知道該怎么辦,然后沮喪。
可能在家鄉的孩子想得更開一些,像我這種漂在一線城市的人,真的太慌亂了。
怎么辦啊,自己這個花骨朵得綻放啊,得讓世界看到我自己的顏色啊。
我總這樣想。
現在我不敢說自己完全想明白了,但多少捋清楚了一些些——為什么一定要做花朵,做綠葉也很好。
我只好從年齡更相近的人身上得到活著的靈感。
33 歲的曾之喬和 35 歲的柯佳嬿說:原來啊,我是綠色植物。
一瞬,我好像明白了一些。
特別是對女孩子來說,也許很多努力,也許心甘情愿吃苦,都是為了成為花朵綻放的那一刻。
但事實是,不是每一顆種子都能盛開出明艷的花朵,很有可能我們就是一顆綠植種子,終究是不會開出花朵的。
所以我覺得,讓自己不那么沮喪、勞累的一個辦法是,不要那么肯定自己一定是花朵,一定會綻放。
更不要妄自下定論綠葉就是百無一用,先平靜些看待自己。
當我們不把自己禁錮在 " 必須綻放盛開 " 的設定中,我們會儲存精力。
如果我們覺得自己一定是了不起的,一定是能成事的,一定是最燦爛的那朵花,那我們會下意識地去做任何有可能的事情,一分一秒、一絲一毫都不想錯過。
結果當然是一部分我們做到了,收獲了成就感,另一部分我們做不到,繼而覺得自己很失敗,陷入沮喪中。
不會有人全部做到的,成長路上沒有 " 天才 " 一說。
但是,于我們每個人來說,力氣很珍貴,我們要用在刀刃上。
往大了說,我們在成長道路上會遇到無數個圈子、無數個機會,它們有好有壞,不是所有都值得我們走進去逛一逛的。
所以我自己想明白了一些,可以和大家分享。
首先,我會告訴自己,沒有必要一定要怎樣怎樣,我開始讓自己落地,承認自己是個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人,同時不再回避自己的缺點。
缺點一時半會兒改不掉,OK,那讓它先就那么待著。
真的不要和自己較真,朋友們。有一段時間我很討厭自己愛睡懶覺這個毛病,每天都會問自己八百遍,為什么總是早睡晚起,為什么不能早睡早起。
后來我早睡早起了一周,發現工作效率不高,自己還特別不快樂。從那以后我就決定,無傷大雅的缺點如果一時半會改不掉,好,那先不要用力去扭轉改變。
比如我現階段就希望自己能有一個好身體、然后是工作、再然后是父母親人。
我已經明確感知到,結婚生孩子不是一時就能實現的,也不是我現階段有最多欲望存在的事情,所以干脆暫時不想它。
好,那我這一階段要做得事情就很清楚明確了,我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,而不是這里撞一下,那里撞一下。
第三,是基于前兩者之后的事情。
我們承認了自己有可能是綠色植物而不是明艷的花朵,我們也把自己身為綠色植物要做的事情捋清楚了、做了排序,緊接著我們要相信,成為綠色植物沒有那么差,可能真要盛開成花,我們也不是百分百的美艷。
不是這樣的。
平淡的故事不一定不好看,
綠色植物不一定沒有美感。
這個時代,如果我們不自行做減法,可能背的殼就會越來越重。最終壓得我們喘不過氣,又做不了太多,回頭一看,這一路凈是失敗。
把一件事做好,那也是做好。既然是自己的人生,就不要嫌東嫌西了。
承認自己是綠色植物,其實就是在做減法。
放過自己。成為一棵不蔓不枝的綠植,可能也是一種出路。
公眾號:八樓象女士
微博:@一只象阿姨
· END ·,